風險管理

  • 首頁
  • 公司治理
  • 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架構與制度

皇昌營造視風險管理為公司治理的重要基礎,訂有「風險管理政策與程序」,由董事會負最高監督責任,透過組織化管理架構進行執行與監控。董事會下設風險管理委員會,由總經理召集跨部門主管組成,負責政策研擬、風險辨識、排序與定期檢討。各業務單位(如工程處、船機大隊等)則為第一線管理單位,執行日常風險辨識與應對措施;稽核室則負責獨立查核與改善建議,協助檢視整體風險管理機制之運作效能。

系統性管理流程

公司導入完整的風險管理流程,自基層建立風險意識起,逐步涵蓋風險辨識、評估、回應、監控與回報等環節。各單位每季盤點潛在風險,並以衝擊程度與發生機率評估其重大性,據以排序管理優先順序。由風險管理委員針對重大性風險,整合公司內控制度與應變計畫規劃並納入日常營運流程,且持續監督執行及改善情況,作為後續政策與資源配置之參考。

持續監督與滾動調整

公司每年至少辦理一次風險鑑別與彙整,由風險管理委員會統一報告董事會,作為調整營運策略與風控措施之依據。稽核室亦根據重大風險排序規劃查核重點,提升整 體風控效能。透過制度化、系統化的管理流程,皇昌營造致力於及早辨識並妥善應對各類潛在風險,確保營運穩健、組織發展長期可續。

風險鑑別結果

風險類型 風險分析 預防對策
勞工安全風險 1. 勞工健康管理及施工安全管理。
2. 人員於高氣溫環境且無遮蔽物。
 之戶外場所作業,易發生熱危害。
1.1 特約臨場服務醫師及專任勞工健康護理人員,執行臨場健康服務,
  辦理勞工健康指導及健康追蹤管理。
1.2 導入及實施 ISO 45001 以及 CNS 45001 職安衛管理系統,於施工前
  提送風險評估書面資料及簡報,由公司召開風險評估審查會議。
2.1 緊急應變管理運用職安署開發之高氣溫戶外作業熱危害預防行動管理
  APP量測風險等級,並依APP中管理措施執行管理。
2.2 提供充足飲用水及電解質。
2.3 實施高氣溫戶外作業自主檢核。
施工環境風險 營造工地易產生空氣、噪音、
粉塵、污水、營建廢棄物等污染。
1. 預防周遭環境污染,推動【環境政策】及【6S環境管理計畫】並在工作
 現場張貼危害告示標語。
2. 降低空氣污染及廢水排放,使用低噪音機械、裸土覆蓋、地面灑水、
 廢棄物減量及回收再利用。
3. 增設環境監控資訊面版隨時監控噪音、空氣品質。
4. 每月定期查核,有效控管施工環境品質。
財務風險 營建支出槓桿,與中央銀行調整
利息成本息息相關。
1. 定期追蹤各施工處工程款進度,有效財務規劃及資金運用。
2. 管控銀行額度並關注利率變動,以降低融資成本。
營運風險 外部市場變化可能造成營運上的
風險,例如土地取得成本上漲。
1. 本公司已設置公司治理單位,負責督導公司治理事務,保障股東權益及
 強化董事會職能。
2. 本公司訂有內部稽核制度,檢視公司治理各項業務均能循規辦理。
3. 透過公開資訊觀測站及本公司網站發表重大即時訊息,使利害關係人能
 即時獲悉公司重要資訊。
供應鏈管理 因為產能不足或過剩,造成無法
出貨或產生庫存、增加成本。
 原物料供應商是皇昌營造重要的商業夥伴,在國際營造原物料不斷攀升下
,需執行以下三點來隨時掌握市場變化。

1. 緊盯巿場動向,掌握供需變化。
2. 內部及時分享最新市場動態,相關會議回報相關事項。
3. 定期及不定期與供應商會議及互動,溝通雙方產品品質、交期等。
image